在文字中证道。——唐泪
香港电影已经有不少“存货”。
今年档期已过半,但上映港片仅两部。
一部是4月15日上映的《边缘行者》,另一部是7月8日的《神探大战》。
前者票房1.66亿,后者上映八天,票房2.73亿,已经连续两天逆袭日冠,新片《外太空的莫扎特》表现疲软,首日即垮塌。
而《人生大事》巅峰已过,所以《神探大战》在票房上或将收获颇丰。
因为它拥有一个史无前例的“空档”优势。
但更多的香港电影。
仍“待映”中。
约略一数。
目前杀青待映的香港电影大概有十五部左右。
演员方面则以郭富城、梁朝伟、刘德华和古天乐领衔,兼及刘青云、任达华、吴镇宇、林家栋等演员,以不同组合方式列阵。
而当下电影市场很奇怪。
缺乏量级电影,也几乎处于一种“零竞争”状态。
在前几年的正常状况下,任何一部电影上映,都需要经历观众的一番严格挑剔,只有那些品质极高或者娱乐性极强者,方能越众而出。
但现在,似乎观众变得不那么“挑食”了,尤其对于港片,似乎“宽容”了许多。
比如《边缘行者》,剧情老套、逻辑失当,表演也乏善可陈,如果放在正常竞争档期,大概率就是“三日游”的表现,但现在居然上映足92天,仍有排片。
而大堆大制作港片“集体沉默”。
这也尤其令人费解。
上述十四部港片,可分为三种类型。
其一是传统模式港片,包括《潜行》、《暗杀风暴》、《危机航线》、《寻秦记》、《七人乐队》和《宿敌》、《断网》七部。
该类型港片的特点是投资规模中等,在剧情和手法上并不出新,以快节奏叙事和犯罪、动作等要素为核心表现,《七人乐队》的情况略有差异,而《断网》虽然在题材上有所出新,首次以网络金融犯罪为着眼点去展开故事,但叙事或仍不脱传统模式。
从票房来讲,区间大致在三到八亿之间,可谓之三亿合格、八亿大爆。
刘德华领衔的两部电影或将有较好的票房预期。
其二是黑马港片,或仅一部《临时劫案》。
电影由尔冬升监制,麦启光导演,郭富城偕林家栋、任贤齐合作。
电影曾经封香港庙街拍摄一周。
哨牙悍匪、出租车司机和老人院院长,有预谋的劫掠与意料之外的反转,小空间与人性百态,黑色幽默之中孕育着强烈震撼的悲情。
郭富城迫不及待、不计片酬且参与极多个人意见和建议的电影。
黑马相十足。
票房可远望五亿至十五亿区间。
其三则是大制作港片。
包括有《风再起时》、《金手指》、《扫毒3》、《内幕》、《明日战记》和《风林火山》。
其实从类型来讲,也没有完全脱离传统警匪类型,但鉴于投资规模和阵容、野心的放大,与中等规模投资的港片就形成了差异化。
其中《明日战记》已经率先定档,相对此前电影市场的高烈度竞争态势,这个档期选择无疑相当聪明。
而与很多人认为《风再起时》难以获得高票房的判断不同。
这部史诗式的人物传记电影,或将会有一个惊天表现,因为市场与观众的审美其实是在逐步上行的,直达娱乐感官的做法,将逐步被市场淘汰,电影的品质与深度会受到更多人群的欢迎。
《金手指》是香港奇案、《内幕》是悬疑缉凶《扫毒3》是卧底扫毒、《风林火山》亦与毒品犯罪相关,尽皆强大阵容、各显神通。
大片资源已尽数汇聚到郭富城、梁朝伟、刘德华和古天乐手中。
导演名单反而很有意思,庄文强、翁子光、麦兆辉和麦浚龙,加上一个邱礼涛,可称“一代新人换旧人”,早已非复昔年阵容。
香港国际电影节将至。
尚未定档的几部大片,或将于该影展集体亮相。
票房预期,或皆指向十亿起步。
传统为底。
黑马或难寻获。
大制作电影将不断打破天花板。
港片的魅力仍将继续。
一式“三”分。
各司其职。